广州市康耐特电子有限公司
Guangzhou Connector Electronic Co., Ltd
连接器行业分析报告:量价齐升,看好行业国产替代机遇1. 连接器是构成系统连接的基础元件,下游应用领域广泛连接器是构成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连接器(connector),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它是电子系统设备之间电流或光信号等传输与交换的电子部件,它作为节点,通过独立或与线缆一起,为器件、组件、设备、子系统之间传输电流或光信号,并且保持各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是构成整个完整系统连接所必须的基础元件。 按传输介质的不同,连接器可分为四类。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电连接器、微波连接器、光连接器和流体连接器四类,不同连接器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领域。如电连接器用于器件、组件、设备之间的电信号链接,广泛应用于通信、航空航天、计算机、汽车和工业等领域;微波射频连接器用于微波传输电路的连接,隶属于高频电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通信、军事等领域;光连接器是用于连接两根光纤或光缆形成连续光通路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无源器件,广泛应用于传输干线、区域光通讯网、长途电信、光检测、等各类光传输网络系统中。 ![]() 不同类别的连接器实现的功能不同,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要求方面存在差异。一般来说,电连接器必须满足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的要求。其中,大功率电能传输时还要求接触电阻低、载流高、温升低、电磁兼容性能高;传输高速数据信号则要求电路阻抗连续性好、串扰小、时延低、信号完整性高;微波射频连接器除了接触的可靠性要求外,对于阻抗设计与补偿要求严格,需要符合插损、回损、相位和三阶互调等性能要求;光纤连接器对于组件的对准精度要求严,因此对接触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洁净度高,定位准确。 由于不同类别的连接器在设计、制造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除了海外的泰科、安费诺等连接器巨头企业同时具备生产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和光连接器的能力外,国内大部分制造企业仅局限于其中单个类型的产品进行生产,同时具备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和光连接器生产能力的企业数量不多。 连接器产业链情况:上游为原材料生产,下游涵盖多个应用领域。从产业链角度看,连接器上游为原材料生产,包括金属材料(黄铜、磷铜、不锈钢等)、塑胶材料(PVC塑胶粒、LCP 塑胶粒、高温塑胶粒等)、电镀材料和架构材料等,以及机械加工设备、电镀加工设备、测试设备和装配设备等设备供应商,中游为连接器的设计与制造,下游为电子产品品牌商及其直接面对的终端消费者,涵盖汽车、通信、计算机、工业级交通等多个应用领域。 ![]() 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不同连接器设计上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据瑞可达招股说明书,不同应用领域的连接器需要满足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等三大基本性能,且因其应用场景不同,在功能特征、技术水平的侧重点存在差异:汽车连接器:汽车领域是全球连接器最大应用场景,因汽车领域的安全性要求,汽车连接器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连接器性能侧重点为高电压、大电流和抗干扰等电气性能,并且需要具备机械寿命长、抗振动冲击等长期处于动态工作环境中的良好机械性能。汽车领域连接器产品的技术难点为接触电阻设计和材料选择技术,需要满足接触电阻低、工作时温升小的要求;此外产品需要具备高防护等级、抗冷热冲击、抗振动冲击等性能,故产品设计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仿真分析能力和失效模式分析能力。目前,汽车连接器主要是以电连接器为主,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车载射频连接器也开始应用。 通信领域:通信领域是全球连接器第二大应用场景,连接器产品需要满足特性阻抗、插入损耗、电压驻波比等电气指标,需要实现低信号损耗、低驻波比、微波泄漏少等功能要求。通信技术变化快,因此,该领域连接器产品多为定制化产品,通信领域会同时使用电连接器、射频连接器、光连接器。在通信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侧,高速连接器需求占据较高比例;在无线基站侧,由于 5G MASSIVE MIMO 技术的出现,射频连接器需求占比较高。通信数据中心或者服务器侧的高速数据连接器产品迭代快,传输速度提升是产品主要发展趋势,对于连接器厂商的设计能力、电磁仿真能力、精密制造能力要求非常高;并且由于产品型号众多,研发过程中模具、设备等投资规模需求巨大。通信高频连接器在微波信号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衰减、波形干扰等影响通信质量的情况;同时,5G 通信技术对于连接器的浮动容差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连接器的阻抗补偿设计、仿真能力系产品设计工艺中的技术难点。通信领域技术快速迭代,使得该领域连接器厂商需要具备产品预研能力,才能保持连接器技术与应用场景的匹配性。 工业级交通:工业及交通等连接器包括以下多个应用场景:风能、太阳能、工业机器人、机械设备、电梯、轨道交通等,连接器产品多为电连接器产品。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连接器处于的环境多变,甚至可能被应用于高温、低压等极端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将会对使用者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因此在工业及交通领域的连接器产品必须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及安全性。此外,为了减少因连接器损坏、机器停机检修带来的经济损失,连接器产品更长的安全使用寿命是工业及交通领域的需求方向。工业及交通等领域连接器产品寿命周期较长,产品迭代速度慢。 除前述领域以外,连接器产品的应用领域还包括军事、航天航空等特殊领域。为具备在武器装备或太空中执行任务的资格,军工或航天航空连接器供应商需要接受有权部门严苛的审核和批准过程,且存在较强的国家地域限制。此外,航天航空连接器必须经受严格的除气(材料中可能含有随时间推移释放有害气体的化合物,生产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化合物消除掉)及余磁(可引起与其他机械装置的相互作用)消除检测,以确保其在航空应用中能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连接器产品需要极其可靠,必须具备承受严峻环境条件(外界冲击、极端高低温及振动)考验的性能。最后,因为向太空发射航天器的费用与其所推进的有效负荷直接相关,所以所用连接器越轻越好。 2. 连接器行业市场规模稳健增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连接器下游应用广泛,汽车与汽车连接器是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从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来看,作为重要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之一,连接器现已广泛应用于汽车、通信、计算机等消费电子、工业、交通等领域。根据 Bipshop&Associates 数据,汽车连接器2019-2020年占连接器市场规模份额分别为 23.7%和 22.6%,份额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是连接器领域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之一。 ![]() 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稳健增长,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消费市场。从市场规模角度看,近年来全球连接器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终端市场的规模增长与技术更迭将推动未来连接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 2011 年至 2020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从489.23 亿美元增长至 627.27 亿美元,复合增速为 2.80%。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连接器下游应用产业在中国迅速发展,使得我国连接器市场得以维持高速成长,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12.96 亿美元增长至 2020 年的 201.84 亿美元,复合增速为6.66%,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国内连接器市场规模占全球比重也从 23.09%提升至32.18%,超越欧洲与北美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连接器市场。 连接器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连接器行业为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连接器行业具有市场全球化和分工专业化的特征,行业竞争较为充分,竞争格局相对稳定。由于连接器下游应用广泛,因此涉及到很多技术壁垒较高的细分产品和应用领域,部分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海外企业在多个应用领域占优,而建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则以细分领域的优势产品作为行业切入点。世界主要连接器生产商根据其自身技术储备和客户资源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业务领域。全球连接器制造商中,海外企业包括泰科、安费诺、莫仕等全球性龙头,这几家企业凭借技术和规模优势在通信、航天、军工等高端连接器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同时将大量的标准化制造业务外包给代工企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日本的矢崎、航空电子等连接器从业企业,利用其在精密制造方面的优势,在医疗设备、仪器仪表、汽车制造等领域的连接器产品方面占有较高份额;台湾地区则通过代工生产,逐步形成了鸿海精密、正崴精密等领先企业,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建立成本优势,具有较强工艺控制与成本控制能力,在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上占据了主要份额;大陆企业则包括立讯精密、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电连技术和意华股份等,虽然与海外龙头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在全球连接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全球连接器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从行业集中度角度看,泰科、安费诺等海外企业由于研发资金充足以及具有多年技术沉淀,在产品质量与产业规模上具有较大优势,在高性能专业性连接器方面上处于领先地位,且通过不断推出高端产品引领行业方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连接器市场强者恒强的现象日益明显,行业份额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自 1980 年以来,全球头部连接器厂商的市场份额逐年提升,从1980 年的38%提升至2020年的 61%。 ![]() 行业格局:欧美、日本企业主导,国内厂商蓄势待发。连接器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在生产工艺方面具有较高技术壁垒,且在客户、市场等方面具有较高行业壁垒。根据Bishop&Associates 数据,2019 年全球连接器公司以欧美和日本企业主导,中国大陆仅有立讯进入前十位,全球前十连接器厂商市场份额合计为60.8%,市场集中度较高,且近年来整体不断上升;汽车连接器方面,汽车连接器企业以美日厂商为主,国内企业起步较晚且技术储备不足,竞争力相对较弱,全球前十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为86.5%,集中度高于连接器整体市场。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汽车、通信领域成为我国连接器产品最大的应用市场。近年来,我国通信和汽车领域的连接器制造企业无论从技术还是规模方面均取得了快速发展。国内企业以通信领域技术迭代、国内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崛起为契机,在技术上打破了国外连接器企业在这两个领域的垄断,成功切入了全球主要通信设备集成商和知名整车厂商的供应链体系。通信和汽车亦属于国家政策支持、鼓励发展的电子元器件重点发展领域,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规划(2016-2020 年)》,到《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汽车电动化、网联化以及 5G 通信网络建设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连接器产品均系产业规划重点发展的电子元器件产品。随着下游行业的技术快速迭代和需求规模增长,通信和汽车领域已成为国际和国内连接器产品最大的两个应用市场。 与海外巨头相比,我国连接器行业起步较晚,发展起点较低,但近年来,我国通过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特别是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通信、汽车、消费电子等行业对高端精密电子产品需求急速增长,促使了上游连接器行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等方面突出的企业,逐渐打破了国际连接器行业龙头企业对技术的垄断。以汽车连接器为例,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为我国连接器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连接器企业更贴近下游整车厂,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在生产成本、快速响应和客户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长期发展空间可期。 |